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员思想交流 >> 正文

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学习心得

2021年05月11日 09:42 徐笑难 点击:[]

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来临之际,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。期间,习总书记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,提出了指导性意见。这些意见虽然是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出,但对全国各高校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。

一、习近平强调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,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。”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面对纷乱复杂的国际环境,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全面打压,未来国家发展越来越需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,这种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,文化思想,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。各类大学因人才与学科优势,正堪当此重任,这就为大学的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。

二、习近平指出“美术、艺术、科学、技术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,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把更多美术元素、艺术元素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,增强城乡审美韵味,文化品位,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要。”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,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具有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,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口,人民的吃、穿、住、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小。在国家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,还存在着城市规划粗放,人文气息不浓,环境友好欠缺的问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大力提倡“绿水青山,就是金山银山。”绿色环保理念,国土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,将更多的美术、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了城市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中,必将为全体中国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,这也为大学中的美术、艺术、建筑等学科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。

三、习近平指出“中国教育是能培养出大师来的,我们要有这个自信,开拓视野,兼收并蓄,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,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,产生于科学交叉领域,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,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,鼓励自由探索,取于原始现有理论,勇于开拓新的方向。”曾几何时,社会上对民国时期的所谓大师,津津乐道,赏识有加。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,建立民国,倡导新文化运动,催生出许多新思想、新文化的代表,给长期在清王朝腐败黑暗统治下的人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。其中真正改变了历史具有长久影响力的却是以陈独秀、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思想家。所谓大师乃是集各种思想之大成,而独树一帜者,其理论和学识具有创新性、前瞻性、包容性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,经历了70多年的积累,正反经验丰富,在社会科学领域具备形成创新理论的基础;自然科学方面的人工智能、量子技术、大数据应用等现代科学技术也具备突破性的应用,这都为大师的产生创造了条件。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,中国的人文、科学大师也一定会随之出现,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,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!

习近平考察清华大学的讲话,还涉及到大学教育的许多方面,内容丰富,是办好高等教育,实现大学快速优质发展的重要指引,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,并应用在工作之中。

下一条:追求一流永无止境

关闭